顾希言毕竟是小孩子,这些日子跟着母亲一路舟车劳顿,没吃什么像样的饭食,早已是饥肠辘辘,他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看到顾希言露出孩童本性,谢小鸾笑了,看向对杨文俪道:“你看我这记性,你们远道而来,原该摆酒接风的。”
忙吩咐一旁的仆妇:“时候不早了,你们快去准备酒宴。”
顾希言闻言起身:“姨姨不必费心张罗,家常便饭就好。”
谢小鸾眼中的笑意更浓,情不自禁上前摸了摸顾希言的小脑袋:“大哥儿真是稳重伶俐的孩子,我一见就喜欢。”
又转头对沈琼英道:“你看看你,明明只比大哥儿小两岁,人家可比你懂事多了。”
杨文俪叹道:“自大哥儿父亲去世后,他是比从前沉稳懂事了好多。
不过孩子嘛,还是要天真烂漫一些才好。
我还是喜欢英英这样的,她就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谢小鸾不愿勾起杨文俪的伤心事,忙笑道:“我瞧这两个孩子挺投缘的。
我们大姐儿只有个弟弟,比她小六岁,平常玩不到一起未免孤单,不如两人认作兄妹,日后一块儿读书玩耍也有个伴儿。”
杨文俪亦笑:“如此最好不过了。”
国朝素重男女之防,虽不至于七岁不同席,但像沈琼英、顾希言这个岁数,也该分隔开了。
母亲却让他们认作兄妹。
大概从那时起,便动了两家结亲的念头了吧。
只是沈琼英当时还懵懵懂懂,与顾希言相处日久,倒也觉得他不像一开始那样刻板不近人情。
沈琼英本是热心肠的孩子,因自小没有玩伴,便真心把顾希言当兄长看待,自家得了什么好吃食、好玩具,都不忘给顾希言留一份。
日子一长,沈琼英的弟弟沈均益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向她抱怨:“阿姐有什么好东西,都给你那顾哥哥留着,风消饼日日都往他那里送,怎么就不记得分给我一些?太偏心了!”
沈琼英振振有词地反驳:“你还小,吃那么多点心不好消化,顾哥哥正在长身体,人又瘦弱,不吃点好的补一补怎么行?”
沈均益当时年纪小说不过沈琼英,气得找大人哭诉,此事在沈家传为笑谈。
呵,一晃十七年过去了,少时种种便如那风消饼一样风消云散。
夜深了,沈琼英尚在床上辗转反侧,横竖睡不着,索性走出了舱门。
她下意识向顾希言那侧船舱望去,灯火犹明,原来他也睡不着吗?
沈琼英看到有人提着风灯向她这边走过来,心下一惊,下意识想要在被发现前回到自己舱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