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这时,就连谢栩那边,及总兵大人也都是凝重脸——都答成这样了,还能有什么更有力的证据?
就见顾莘莘仰脸一笑,在腰兜里摸摸索索,套出一卷纸,展开来看,所有人都变了脸。
她虽没有实物,画出来却完全不成问题——那纸上呈现的,可不就是一块印章,笔锋虽然青涩,歪歪扭扭,模样却看得清楚至极。
长方形,半儿臂宽,黄褐色,底下刻字,关键是,刻章头上还用红丝线打着串络子!
如果说前面都是蒙的,可络子这么小的细节,不是亲眼见过的人,怎么会料到!
一群人都不说话了。
尤其是谢家人。
几人不敢置信地看着画面,“不可能……”
旁观已久的谢栩骤然起身,看着谢家人寻情假意唱了半晚上的戏,顾莘莘又跑来搅和一场,也终于到了他这个当事人斩断乱麻,收网之时。
他脸上不见一贯的淡漠,径直开口问谢文龙:“怎么不可能?当年之事,是不是你心里不清楚?”
“不然,找几个知情人问一问?”
“或者你说说,当年你跟将军在怎样的场所认识,小楼,几层楼,楼什么颜色?可有种树栽花?”
“将军那会头发散着还是束着,逃入柴房躲避,柴房有多大,追兵多少人?”
“小队还是大队,问了你什么问题,你如何回答?”
“将军走后是步行还是骑马?”
……
谢栩的问题一句紧接一句,越逼越紧。
早说了,要拉谢文龙下水,他有的是办法,即便没有那小女子的帮忙,谢家人也休想讨得好去。
而这连环套似的发问下,谢文龙哪能招架,他本对过去的事就是从旁人口中得知,只晓得个大概,为了糊弄季总兵还扯了不少慌,如今要一本正经细枝末节的核对,哪里回答得来,只怕没回答几个便处处是纰漏了。
谢文龙额上渗出了薄汗,陈氏跟谢守德也心急如燎,赶紧想法转移话题。
可还不等他们开口,谢栩冷笑,“就你这反应,还去过边疆?”
他猛地一挥手,“谢竹,请几位知情人过来!”
山谷入口果然候着几个人,闻言过来朝总兵大人磕了个头,然后道:“小民乃谢府已离任的教书先生,谢大少爷九岁之前都由小民教导,小民日日陪伴教导,不曾见少爷去过边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