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初地盘扩张的顺序,北方比南方也早多了,各项新政的雏形也是从这里出来的,施行的时间更早,落实的速度更快,要巡察,当然以北地为先。
他们打算今年先巡了北地,明年或后年再南巡。
巡北方,在哪边起都无妨,不过卫桓制定的这个路线,是有一些私人原因的。
自凉州而起,由西往东,第一站停留在定阳,第二站则是晋阳,而后穿井陉过,抵达冀州,石邑、阜阳、卑邑,再穿过兖州,最后抵达青州。
这条路线,是卫桓平定北方的路线,反过来由东往西,则是当初他携姜萱自临淄逃亡的路径,从临淄一路向西,直到抵达定阳,他们才算安稳下来。
一条路线,几重意义,由最开始的惶然,到第二次的凝重,现在是第三次。
他们已是天下之主,再走一遍,心境已截然不同。
不再惶然,也不会有紧张,全身心放松回顾,最多就添一些感慨。
卫桓很低调,哪怕前后撒出去很多的明暗岗哨亲卫军,御驾一行看着也就是个大商队。
阳春三月,芳草萋萋,乱花迷人眼。
踏着春日骄阳,一列半旧不新看着十分普通的大马车驰近定阳南门。
熟悉的景致,记忆里的古朴城门,这趟随驾的都是昔日的老人们,故地重游,激动有,怀念有,大家都感慨良多。
姜萱也是。
作为龙兴之地的并州,变化是非常之大的。
黄土大地上粗犷豪迈依旧,但已不见乱像。
一路上郊野阡陌纵横农忙有序,麦苗随春风轻轻摇摆。
大小城镇安定平稳,人口明显比以前庶密,市井间大呼小叫交易火热。
作为屯田令最早实施的区域,并州人已攒下余钱。
姜萱一路上都是带着笑的,舒心,带一些欣慰。
最后抵达定阳。
其实定阳城已经扩张了两倍有余了,景致似曾相识,但细看又不似记忆中的模样。
车轮辘辘,一直抵达内城,才彻底和记忆重合起来。
姜萱一下子就振奋起来了。
定阳,他们的新起点,也是她和卫桓的定情之地。
他们是在定阳郡守府下榻的,这个卫桓当家的第一个衙署,开国后被时任郡守就封存了起来,夫妻俩当时还不知道。
其实照姜萱说,不用这样的。
不过直到抵达原郡守府,入了她和卫桓曾起居的正院时,她又觉得,这样也不错。
一草一木,一椅一桌,都充满的回忆。
乳母十分机灵地把孩子们引走了,留夫妻二人独处。
姜萱缓缓踱步,里里外外地看了一遍,手拂过廊柱,目中满满的怀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