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讥讽士大夫们宁可亡国,宁可臣服于异族,也不肯自己的利益受到半分损害。
毒液啊!
朱希忠觉得老弟喷吐毒液的能力不比徐渭差,一番话把士大夫们,把儒家喷的体无完肤。
可他随即一怔,呆呆的看着蒋庆之,低声道:「这不是争论文武之别吗?怎地变成新政了?」
他看着那些文官,发现大多数人都面色沉凝。
显然,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蒋庆之把双方争论的话题从文武之争引导到了新政上。
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陛下难道想发动新政?
严嵩心中暗自叫苦,心想若是嘉靖帝发动新政,他这位首辅该何去何从?
而且此事嘉靖帝并未和他通气,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帝王信任不再时,他这位首辅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都说武人为祸天下,可仔细看看时机。
武人跋扈多在王朝末期。
而王朝为何垂暮?为何帝国斜阳?」
蒋庆之突然把话题转了回来,令众人觉得难受之极。
他缓缓看着群臣,问道:「本伯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历朝历代从盛转衰,是谁的错?是文人,还是武人?」
自然是文人,这一点毋庸置疑,老丈人马上送上助攻:「王朝衰微,便是国势衰微。
谁在治国?」
文人。
儒家!
「第二个问题,历朝历代武人跋扈出现在何时?」
「王朝末期!
」朱希忠拔刀相助。
蒋庆之说道:「天下纷乱之时,彼时江山板荡,多少人在想着逐鹿中原。
文人,武人……岂能因此而苛责武人?这不公!
」
朝堂上静悄悄的。
黄锦站在侧面,微微低头,殿内越发安静了,他却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正在生成。
百官为何不开口?
他恍惚回到了当年……
年轻的嘉靖帝听到百官聚集在左顺门之外嚎哭叩门,顿时勃然大怒。
劝说,不听。
威胁,不听。
年轻的帝王冷冷道:「动手!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