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把话题抛给一直坐在旁边默然不语的沈家父子身上。
沈家父子有意交好陶暮,又不想吃相太过难看——毕竟在人前,他们沈家和姚家还是世交呢。
沈父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清官难断家务事。
陶总要的是姚家那一半股份。
我们这些外人,无论说什么,都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
所以我还是不开口了吧。
大不了我们沈氏集团投资在圣安集团的资金,都当打水漂了。”
这话一出,别人还好,圣安集团的其他几位股东狠狠的悬了一把心。
说服姚圣安的心思更急迫了——他们可不希望自己的钱打水漂。
姚圣安脸部肌肉狠狠抽搐了一下,他自然知道沈父这一番话的阴狠之处。
是要把他们姚家架在火上烤哇!
果然是狼子野心!
然而事已至此,姚圣安就算徒劳挣扎,也是无可奈何。
最终,在所有人苦口婆心的规劝下,姚圣安不得不答应陶暮的要求。
把菜谱和姚家掌握的圣安集团一半股份——足有百分之二十,交给陶暮。
宋老爷子早在陶暮来沪之前,就暴跳如雷的表示他们宋家绝对不拿姚家一分钱。
他们宋家几条人命绝对不是这些钱能买来的。
他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姚圣安。
也不会要圣安集团的股份。
所以陶暮跟老爷子商议之后,决定把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分成两部分,其中百分之十送给当年在商业竞争中,被姚圣安和圣安集团害的破产倒闭,或者远走外地的几家人——上辈子这些人接受了圣安集团的补偿,没再追究旧事。
这其中固然有商人重利的原因,但也有一部分受害人确实是家境困顿的不得了,连维持日常生活都很有问题。
陶暮不希望自己的出现蝴蝶了这部分人转运的契机。
前后两辈子的经历,陶暮比任何人都清楚金钱能够给人带来的机会,其实远远要超过一个人按部就班的努力。
既然伤害已经无可挽回,那么拿钱弥补一下受害者,虽然庸俗,但也是最实际有效的补偿手段。
至于另外百分之十,陶暮决定以宋老爷子,或者是他那位早逝的伯父的名字成立一个慈善基金。
专门用来捐助那些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教育和治疗,以及赡养老无所依的孤寡老人们。
宋老爷子默然许久,最终还是同意了陶暮的建议。
他把这个慈善基金命名为“宋槐基金”
。
既不是他的名字,也不是他儿子的名字。
而是宋家老祖宗——当年也是一名弃婴,被好心人收养并传他手艺,后来创建了宋记的那位同样白手起家的创始人。
然而跟姚圣安不一样的是,宋槐感念自己身为孤儿的身世,感激将他捡回去收养的师傅,在白手起家创下宋记之后,还立下家训,宋家每代子孙在身有余力的情况下,都要收养一些孤儿弃婴,教导他们可以养家糊口,自己混口饭吃。
所以宋老太爷收养了姚圣安,宋老爷子收养了陶暮……就算世道艰难,人心叵测,总有一些人记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道理。
并不因为家境困顿拒绝伸出援助之手,也不会因为遭受伤害,就再也不相信人心可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