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鸾愣了一下,拉住沈琼英的手慢慢地流下泪来:“好孩子,娘确实对不住你姐弟两个。
可各人有各人的命数,娘上半辈子顺风顺水过来了,没成料到了中年,生意一败涂地,夫婿又接着暴亡,连番的变故彻底将我击垮了。
娘现在才明白,自己原来是温室里的花朵,根本经不起外界的风吹雨打。
不过唯一欣慰的是,你和益儿都是坚强的孩子,不会重蹈娘的覆辙的。”
谢小鸾去世的前一天,正赶上沈琼英舅母的生日,谢家特地请了一班小戏热闹一番,舅父谢兆一向百无禁忌,做主点了一出《浣纱记寄子》。
那天谢小鸾的身子似乎略好些,难得有兴致,便带着沈琼英一起去听戏。
当伶人唱到“料团圆今生已稀,要重逢他年怎期?浪打东西似浮萍无蒂,禁不住数行珠泪,羡双双旅雁南归。”
这一段时,谢小鸾忍不住潸然泪下。
她一面掏出帕子试掉眼泪,一面对一旁的沈琼英感慨道:“吴王对伍子胥有知遇之恩,他选择以死谏君尽人臣之节,最后只能与幼子生别,真是可叹可敬啊。”
沈琼英望着母亲衰败的面色,内心只觉得愤怒又凄凉:“是了。
母亲与伍子胥一样,为了尽夫妇之义,最终选择抛弃幼子追随父亲。
可伍子胥是世间烈丈夫,他毕竟带领吴兵攻破楚都,掘墓鞭尸大仇得报。
可自己呢,明知父亲死的蹊跷,又何时才能解开真相、报此家仇呢?”
在听完戏的第二天,谢小鸾便辞世了,她临终喃喃念着沈德清的小名,眼睛至死都没闭上。
“姐姐,时候不早了,该起身用早餐了。”
春兰的声音打断了沈琼英的沉思。
她无声叹了口气,起身用冷水洗了脸,努力让自己清醒些,又加重施了些脂粉,掩盖一夜未曾安睡的憔悴脸色,最后仔细照了照镜子,发现并无异样,这才走入后堂用早餐。
这时柳聪已经将餐点摆在了食案上,除了糖醋瓜、咸鸭蛋、糟猪蹄、马兰头拌香干几样小菜外,正中还摆了一盆茯苓粥。
柳聪笑对沈琼英道:“我看姐姐这几日睡得不大好,茯苓粥是安神的,便做主熬了粥。”
沈琼英有刹那的失神,沉默着不发一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