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看见两张已讫的欠条,上面都不是用贯计数,居然是银两,最少的也有五两。
宫内平常的零头用钱也是铜,宫外难得用银锭,只有每年缴税的时候才要将凑足的铜钱换成银子交上去。
谢文徽见她面色如霞,本不欲问,被她身侧的姑娘一说才晓得郑观音难言的羞窘,连忙摸了一下自己的荷包,里面大概只有一锭打造精美的小银锭,还有一些散铜钱。
这自然是当初在内廷里打点画师与内侍及掌事女官的旧帐,袁语卿并不将这些放在心上,但郑观音还是立了字据与她,香料送去,她便送回来已批注清楚的欠据。
但明显这些香料也抵不了债。
郑观音想着,要是她送了别人这样大一注钱,肯定是为了等他时来运转,再挟恩要一份回报,袁语卿的做法教她很有些面赤,以己推人,她也有些讶然。
不过总不能叫谢家的郎君以为她在内廷做些什么不好的勾当。
“宫中处处要银钱,我那时又是在家中被仓促带走的,萍水相逢,袁娘子虽是好心,我倒过意不去,写了许多字据。”
郑观音这下倒是不避人,将自己眼熟的那几张都挑出来给她看,加在一起数额确实令人咋舌。
“靠着咱们每月的钱,总得攒到二十岁才还得清。”
她微微一笑:“谁知道一包香料就抵完账了。”
谢文徽怕她爱惜颜面,也不好多说什么,轻声道:“袁娘子大约是将你当作朋友,雪中送炭,这些钱是送你,不肯要郑娘子还清。”
她救助他,也从未开口要什么东西回赠,但到她自己被人这样对待却觉得不安。
郑观音即便是对真正喜欢的朋友也是借贷必得算清的性子,如此大的一份人情反而局促不安,将信封笼入袖中,“谢郎君说的在理,我日后有机会再报答她就是。”
谢文徽平日里很少自己用钱,府中的用度开支都有长公主身边的女官精心,不必他问,自然会有衣食送来,现在身上拿得出手的只有一块玉佩。
那物件还是她捡来送还给自己的,荷包也是她绣的。
他思及旧事,明明还未过去太久,然而眼前玲珑温婉的落难女郎,便换成了道士们的侍婢。
似她这样国色女子,命运却十分坎坷,只怕也没几个女子受得住,然而她现在背着雨站在他面前,仍然有生气和活力,尽力在他面前遮掩自己的窘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