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要说: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陆声
京城里的花楼很多,有官办的教坊,专门用来接待达官贵人的,也有面向平民的一些花楼小院,甚至是暗娼,前朝时候对这些管束比较严,官员是禁止进入这些地方的,先帝时期就有所放松,到了现在就更成了一股风气了。
花楼里面有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有才色兼卖的红倌人,只是说是卖艺不卖身,到最后也都走向了红倌人这条路,只是莳花院倒是与众不同,若是一个女子能撑得起来,想要做个清倌人,便是谁也奈何不了她的,当然红倌人也有,毕竟当了红倌人收入要比清倌人要多得多。
更何况,莳花院里无论清倌人和红倌人得的赏钱都归自己,不必上交,因而,红倌人人数还真不少,就只有一个要求,便是无论是什么身份,每日都要留心自己得到的信息,如果有价值还能讨的赏。
这个赏不是给多少钱,而是通过一些定期的活动来进行主推,谁得到了这个名额,基本上就可以说会成为莳花院推出的头牌,各种资源都会倾斜,不用多久就会成为莳花榜的榜首,成为众人竞相追捧的对象。
成为这个榜首好处多多,就不只是金钱方面的事情了。
因为了这个缘故,无论清倌人还是红倌人都想尽了办法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招揽生意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于是很快的,莳花院便闻名起来。
京城里花楼既然多,环肥燕瘦也各自都有,美人儿自然也多,想要在这样一块地方做出成绩来,还是颇为不易的,花楼不像是教坊,涉及的是三教九流,如果没有足够可靠的关系,便很难立足。
秦秀玉不知道莳花院的靠山究竟是谁,但可以肯定即使不与朝廷有关也与江湖上的大佬有关系,不过这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便也就很少想了。
不过看看莳花的布局,秦秀玉还是惊叹于宁缈的手笔。
很快,就有人打断了秦秀玉的思路。
是一个清倌人走了过来:“玉姐姐,那个陆公子又来发酒疯了。”
在莳花院里,按照宁缈的吩咐,秦秀玉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做玉珠儿,里面人都唤做“玉姐姐”
。
秦秀玉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我去看看。”
说着,就将面纱覆好,秦秀玉很少出去,毕竟这里是京城,她也算接过不少达官贵人,虽然现在形貌稍有改变,却也小心为上。
莳花院一开始就野心很大,装点的自然也是相当的具有特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