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名叫分水村的地方。
村子被一条蜿蜒的小溪贯穿,溪水清澈见底,滋养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
村里的人家依水而居,世代以农耕为生,日子原本过得平静而安宁。
村里有两户人家,一户姓王,一户姓李。
王家的当家叫王大山,为人憨厚老实,家中有妻子刘氏和一双儿女,靠着溪边的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李家的当家是李富贵,头脑精明,善于经营,家中除了田地,还开了个小磨坊,日子过得比王家宽裕许多。
这一年,老天像是发了脾气,许久未曾降雨,小溪的水位逐渐下降,原本潺潺流淌的溪水变得断断续续。
田里的庄稼渴得厉害,叶片都打起了卷,村民们心急如焚,纷纷想办法引水灌溉。
王大山看着自家干涸的田地,心中焦虑万分。
他知道,若再引不来水,这一季的庄稼怕是要颗粒无收,一家人的生计都成问题。
无奈之下,他想到了李富贵家的磨坊。
磨坊建在溪水的下游,有一套简易的水车引水装置,若是能借用一下,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于是,王大山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李富贵家。
李富贵正坐在院子里喝茶,看到王大山进来,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客气地招呼他坐下。
“富贵兄弟,”
王大山搓着双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你也知道,这大旱天的,我家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
我寻思着你家磨坊的水车能不能借我用几天,引点水救救庄稼。”
李富贵听了,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他的磨坊全靠这溪水运转,若是借给王大山,磨坊就得停工,这几天的生意可就泡汤了。
可要是不借,又怕落个不好的名声,毕竟都是一个村的。
犹豫了片刻,李富贵皮笑肉不笑地说:“大山哥,不是我不帮你,你也知道我这磨坊全靠这水,要是停了几天,损失可不小啊。
要不这样,你给我十两银子,这水车就借你用三天。”
王大山一听,顿时愣住了。
十两银子,对他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他家半年的收入了。
他满脸为难地说:“富贵兄弟,这十两银子实在太多了,我哪拿得出这么多钱啊。
你看能不能少点,或者等我庄稼收成了再给你。”
李富贵却不为所动,摇了摇头说:“大山哥,我也是小本生意,实在没办法啊。
你要是拿不出钱,这水车还真没法借你。”
王大山心中一阵失望,他知道李富贵这是铁了心要借机敲他一笔。
无奈之下,他只好起身告辞,心中满是苦涩。
他走出李富贵家的院子,回头看了看那转动的水车,心中暗暗感叹:“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时一样平。
平日里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可一旦有事求到别人头上,这差距就出来了。”
回到家后,王大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妻子刘氏。
刘氏听了,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这可怎么办啊,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死吗?”
王大山安慰妻子说:“别急,总会有办法的。
我再想想其他的出路。”
接下来的几天,王大山四处寻找水源,可除了那条小溪,附近根本没有其他的水源。
他看着日渐枯萎的庄稼,心急如焚,却又毫无办法。
就在王大山几乎绝望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位云游的道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