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狡诈多端的冯佐并未放松警惕,他在庙宇周围布置了众多岗哨。
这些喽啰们被派至庙外看守,形成一道严密的防线。
面对这一情况,赵点水等人意识到直接强行突破防线将会引发巨大的动静,必然引起对方警觉,甚至可能导致文昌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因此,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行动计划,寻找更为妥当的方法。
第二天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冯佐率领着他的人马离开了龙王庙,突然改变方向朝东边走去。
赵点水、杜泉和高都头三个人则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紧紧地跟随着他们。
这支队伍绕过了德兴县城后,便径直踏入了山区之中。
在一座小小的山村内,队伍停了下来稍作休息。
冯佐强行逼迫几户农家为他们准备饭菜并享用完毕之后,再次踏上了前往深山中的旅程。
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赵点水走上前来,向一位老农夫打听道:“请问老人家,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位老农回答说:“他们朝着怀玉山的深处前行,那里绵延将近五十里的路程。
等走出山的那头,就会到达通往玉山县的大路。
这条路线原本也是官方的道路,但由于怀玉山里出现了强盗,所以现在经过这里的行人变得极为稀少了。”
赵点水接着问道:“那么,进入山里除了这条道路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通道呢?”
老农摇摇头,说道:“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并没有其他的路径可供选择。
只有这一条路可以通行,不过从村子北边的山谷中出去倒是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
那是山民们砍柴和狩猎时行走的小径,如果对路况不够熟悉,一般人很难找到出路。
依这条小道前行十几里就到了烂树弯,在那里与大道相接。
从大道走到烂树弯至少有二十来里路,走这小路可以少走十里。”
赵点水一听这话,顿时心花怒放,急忙和老农说:“刚刚过去的那队人马其实是一群强盗,他们把钦差大人给劫持了。
我们三个都是朝廷里的官员,为了抓住这些强盗、救出钦差大人,才一路追踪到这里来的。
所以麻烦您老给我们带带路,这样我们就能赶在强盗前头拦住他们啦!
您觉得怎么样啊?”
老农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赵点水这三个人,随后摇了摇头说:“就靠你们三个,怎么可能救得了人呢?去了不是白白送命吗?我可不干。”
赵点水听了哈哈一笑,对老农说:“您不用担心,我们自然有办法,而且绝对不会牵连到您。
您只要能带我们去烂树湾,就是立了一大功了,如果能成功救出钦差大人,肯定会有丰厚的赏赐哦。”
老农皱着眉头说:“这些强盗占山为王,搞得我们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要是真能把他们一网打尽,那可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啊,哪还敢要什么赏赐呢?我只是担心你们的安全罢了。”
赵点水轻轻拍了拍老农的肩膀,笑着说道:“不瞒您老说,本官可是宫廷五品侍卫,收拾这些强盗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之所以一直没有出手,只是担心强盗会狗急跳墙,伤及钦差大人。
因此,我必须要拦在他们前面,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才能确保钦差大人万无一失啊!”
老农听完赵点水的话后,立刻表示愿意带路。
只见他匆匆回到屋内取出一把柴刀,又唤来自己的儿子一同作伴,然后领着赵点水一行人迅速进入山中。
这条山间小道果真是异常崎岖难行,有些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只能艰难地攀爬着陡峭的岩壁,还要小心翼翼地跨过几道深不见底的山涧。
这样复杂艰险的通道,对于陌生人来说,简直就是无路可走。
眼前这位老农看上去已经有五六十岁了,然而他却步伐矫健、行动敏捷,犹如飞燕一般,似乎对这种山路早已习以为常。
也许是因为他经常爬山的缘故,练就了一双如同飞毛腿般的脚力。
赵点水和他的同伴们都是习武之人,此刻跟随着老农行走,竟然也感到有些吃力。
他们一路顺遂,抵达了烂树弯。
这里的森林极为繁茂,随处可见倒塌的树木,整座山都遍布着腐朽的树木,想来“烂树弯”
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老农伸手指向前方的大道,开口道:“这条路就是官道,那帮强盗要到这儿起码得再花半个时辰。
往前不远处有片平地,过往行人通常会在此处歇脚,那儿还有泉水,周围的柴草也颇为繁茂,易于藏身,是一处极佳的伏击之地,你们前去一瞧便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