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她最为骄傲的成就——将农医改革从个人意志转变为制度传承,从临时应对变为长效机制。
";去吧,按预案行事。
若有异常,随时向我禀报。
";
送走赵明远,苏锦绣再次投入到《农医典章》的修订中。
这部典章不仅记录了技术和方法,更详细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和考核标准。
她特意加重了对官员渎职的惩处力度,确保改革政策不会因人事变动而中断。
午后,萧承煜如约而至。
自从苏锦绣登上后位,两人便养成了每日共议国事的习惯。
今日要商议的正是农医改革的长远规划。
";爱卿辛苦了。
";萧承煜走进内殿,看到堆积如山的文书,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苏锦绣起身行礼:";陛下言重了。
为国分忧,臣妾分内之事。
";
萧承煜挥手示意她坐下:";今日朕特意空出半日时间,就是想听听爱卿对农医改革未来十年的规划。
";
苏锦绣神色郑重起来:";臣妾认为,农医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真正实现国泰民安、永续发展,还需从三个方面着手。
";
她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规划书:";第一,人才培养。
目前各省农医学院已初具规模,但师资力量仍显不足。
臣妾建议从中央农医学院选拔优秀人才,分赴各地任教,同时鼓励各地方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研究方向。
";
萧承煜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制度建设。
《农医典章》已经初步成型,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特别是考核机制,要确保地方官员真正落实政策,而不是敷衍了事。
";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科研创新。
臣妾提议设立农医研究院,专门负责新品种培育和医术研发。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
萧承煜认真听完,目光中满是欣赏:";爱卿思虑周全。
朕再补充一点,农医改革涉及面广,必须与朝廷其他部门密切配合。
朕已下旨,要求各部门全力支持农医总署工作,有任何阻碍,可直接向朕奏报。
";
苏锦绣感激地点头。
农医改革初期,最大的阻力就来自其他部门的掣肘。
如今有了皇帝的明确支持,改革必将更加顺利。
";还有一事,";萧承煜语气和缓下来,";朕听闻各地百姓私下都称爱卿为';农医圣女';,这份敬爱之情,实属难得。
朕想在明年春耕之际,举办一场全国性的农医盛会,一方面展示改革成果,另一方面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这项事业。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