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琦鎏的父亲一时哑口无言,最终拉着柳琦鎏的弟弟灰溜溜地离开了。
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柳琦鎏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家庭矛盾的无奈,也有对亲情破裂的痛心。
下午,柳琦鎏正在门市部里休息,表弟欧阳俊逸的到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这位表弟是二姨家的老大,性格温和且善于调解纷争。
他进门后首先关切地查看了柳琦鎏的伤势,问道:“哥,脑袋伤到没有?”
柳琦鎏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无大碍。
表弟接着说:“我妈和二姨都来了,让你过去一趟。”
沈佳听闻此言,立刻警觉起来,拦住不让柳琦鎏去:“我不放心,你不能去。
万一再发生什么冲突怎么办?”
表弟安慰道:“嫂子,放心吧,有我们呢!
我们不会再让他们打架了。
有什么事坐下来好好说说,打架解决不了问题。”
柳琦鎏点了点头,决定跟随表弟前往村东的宅基地。
在那里,柳琦鎏的弟弟、弟媳、父母亲以及两位姨姨都已经等候多时。
柳琦鎏和表弟进入屋子后,弟弟忙着招呼表弟坐下,而柳琦鎏则礼貌地给姨姨们打了招呼,注意到屋内没有多余的座位,便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大姨立刻训斥柳琦鎏的弟弟:“没看到你哥哥过来了吗?连个座都没有?”
柳琦鎏笑着回答:“没事。
地上凉快,降降火气!”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环境的适应,也隐含着对当前局势的一种态度——希望通过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大姨笑着骂道:“你这混小子。
说说怎么回事?我们不能光听你爹娘的话。
你有什么话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于是,柳琦鎏开始详细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自己与弟弟之间的约定,以及现在面临的顾虑。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理性和成熟,同时也表现出对家庭和睦的渴望。
大姨和二姨听完后,低声交流了一会儿,转头对柳琦鎏的母亲说:“姐,孩子们商量的约定没有问题,应该按照他们商量的执行。
你这样坚持把墙头盖起来,墙头堵住琦鎏的窗户也确实不好看,别说对孩子有伤害,就是没有伤害,看着也不好看,布局上不是个事啊!”
柳琦鎏的母亲说:“我就是想给他们划分清楚,免得以后有麻烦,弟兄不和!”
大姨说道:“你这本身就遗留下了后遗症,要想彻底根除,就是拆了重建,你觉得可能吗?”
柳琦鎏的母亲沉默片刻后,终于松口:“好吧,那就按你说的办。”
大姨又转向柳琦鎏的弟弟问:“你觉得呢?”
弟弟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母亲,回答道:“我娘没意见我就没意见。”
“那你媳妇呢?”
大姨继续追问。
弟媳连忙表态:“我没意见!”
见大家都同意了,大姨提议道:“要是都没意见的话,那就写一个协议签上字,把他哥俩的约定写进去,让表弟做个见证。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众人一致赞同,随即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协议,签字画押,确保各方的权利得到保障。
柳琦鎏的弟弟承诺维护邻里间的和谐关系。
这次事件虽然带来了不少困扰,但也促使家庭成员之间更加深入地沟通,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那半截墙头被拆除,重新开槽,建成了既符合安全标准又不影响美观的新墙。
通过这次经历,柳琦鎏深刻体会到,面对家庭矛盾时,沟通和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