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真的到了新年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却是什么也没说成。
不论是有关贪污腐败问题的事情,还是裁撤十二监和秉笔掌印太监的事情,都没有来得及说。
因为毛澄的一个奏折,彻底搅和乱了朱厚熜的计划和打算。
毛澄,又是这个毛澄!
朱厚熜颇有些记恨这个挑起了承嗣纠纷的毛澄,当初就是他一个折子,引发了到底要不要承嗣,要不要称呼兴献王为皇考的话题讨论。
虽然朱厚熜知道没有毛澄的上书也必定会有别人,但是,为什么每次都要是这个毛澄来出头呢?早知道就换掉他好了,不当礼部尚书,我看你还说不说!
这回的话题不是承嗣了。
毛澄这回要求的不是让朱厚熜过继给谁,认谁当爹当妈。
而是要求朱厚熜,你一个老婆还没有呢,所以你该选秀了,该大婚了,该娶媳妇了。
朱厚熜郁闷了。
你说,承嗣是个大问题,关系着皇帝的继位是不是名正言顺理直气壮,还有祭祀,宗族等一大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比较重要和严肃的问题。
可是娶媳妇讨老婆,这是个人的事情吧?应该能算是私事才对吧?为什么现在却是这么一个和他一点也不亲近,根本没有什么关系的老家伙跳出来义正严词的说,你该娶媳妇了,否则就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先帝对不起众臣对不起我¥×(#@¥%#¥#++(&¥@……
所以朱厚熜很不耐烦的挥挥手让他退下,然后说:“此事可延后再议。”
这句话一出口,底下扑通扑通跪倒好几个。
经过将近八个月的相处,大臣们也都很清楚了,一旦朱厚熜说“延后再议”
,意思就是不同意。
于是他们一个劲儿的叫着“皇上此为国之大事”
、“皇上此事至关重要”
之类的话。
你们说我娶媳妇关你们什么事?朱厚熜皱着眉瞪着底下一群白胡子的礼部官员和阁臣们。
虽说皇帝的婚娶属于国家大事,但是也不至于紧急到这样的地步吧?我现在还年轻着呢,身体又不差,你们犯得着这么着急着让我结婚生孩子吗?
还是说,他们就是打算好了让自己这边派去的女人生下皇子,然后害死他,扶持小皇帝登基?朱厚熜忍不住犯了疑心。
不过随后他也就想明白了,这群臣子们还不至于这样。
不过,不怀疑也不代表朱厚熜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
后宫,有很多功用啊。
不止是皇帝可以利用后宫达到一些目的,比如笼络朝臣,生儿育女,还有最基本的,满足生理要求。
朝臣们更加擅于利用后宫的力量来为自己谋福利。
比如朱厚熜就知道杨廷和有一个堂侄女,今年才刚刚十五,没有婚配,正好和他的年龄相当。
还有梁储,也有一个孙女正是豆蔻年华,十三岁虽然小了点,但要说起来也是很适合入宫的。
还有毛澄自己,虽然他没有侄女也没有孙女,女儿也已经出嫁很多年了,可是他也有自己的亲族,这些亲族里面肯定能找出来适合进宫的女孩。
到时候宫里也就有了他们的眼线了,那些女子可不只会是他朱厚熜的老婆,她们首先是某某某的女儿,某某某的侄女,某某某的外孙女……
宫中有人,还能多吹吹枕头风。
一件事情,皇帝想这么办,大臣想那么办,拗不过皇帝怎么着?叫家里的××妃多跟皇上讲讲,说道说道就行了。
耳边经常出现的词语和句子,或者是一些观点,到了真正决策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影响到最后的决断。
这也算是洗脑了,朱厚熜还不想这么被人控制住思想。
再不然,让小皇帝沉溺于美色之中,不管事情,他们就又有事情可以做了。
闲了就骂骂皇帝,有公务了反正皇帝忙着和后宫美人恩爱,也不会干,那就由阁臣们代劳好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