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时善盯着他手中的茶盏发了会儿呆,见里面的茶水少了,还知道拎起茶壶添茶。
李澈看了看她乌黑的发顶,细软的青丝绾在头上,几朵小巧的珠花簪在发间,视线略偏便可看到白嫩的耳垂,他支着额头看了她片刻,朝她伸了伸手。
萧时善迟疑了一瞬,还是顺从地靠了过去,嗅到了熟悉的清冽气息。
他抬手摸了摸她缎子般的乌发,无奈地叹了口气,“早点回来。”
她仰头看向他,有点出乎意料,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却如此轻巧地揭过了,实在令她感到意外。
李澈摸了一下她的额头,“怎么了?”
萧时善拿眼瞧着他,把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你怎么不骂我?”
他瞥了她一眼,眉头微挑,“你还想找骂?”
萧时善自然没有这种癖好,她咬着唇想了片刻,抬手环上他的脖子,“你也说过我这样的人便是连内疚也不会持续多久的。”
李澈托着她的腰肢,定定地看了看她,复又垂下眼睫,掩去黑眸中的一丝嘲弄,卞家的人恐怕比他想的要重要些,若真能转头就忘,她何必如此刻意地回避和遗忘,要忘记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从来不需要费力,他往后靠了靠,阖着眼嗯了一声。
萧时善感觉心头松快了许多,日子总要往前看。
第七十一章
往年季夫人要去净慈庵小住,老太太并不说什么,但这回把三郎媳妇也给带去,老太太就有些不赞同了。
“春夏之时去那边住几日也就罢了,但眼下正是寒冬时节,庵堂清冷,山间积雪未消,道路难行不说,寒风直往骨头缝里吹,便是穿着貂鼠皮的袄子也抗不住寒气。
你的身子骨弱,吹坏了身子如何使得,不如留在府里好生t将养。”
萧时善知道老太太是一片好心,有给她撑腰的意思,担心长辈说话,做晚辈的不好拒绝,老太太便替她开了口,但她却没法领受这片好意,只得柔声说道:“多备些御寒之物倒也冻不坏身子,正好趁这个机会为家中祈福,也是积攒福报的事情,再者听闻净慈庵的慧光师太精通养生之道,若能得几个养身之法便不虚此行了。”
在卫国公府最虔诚信佛的其实是老太太,季夫人去净慈庵小住也不是为诚心礼佛,而是因净慈庵景色殊丽,为孤山探梅去的。
卫国公府就有梅林,在哪里不能赏梅,偏要兴师动众地往净慈庵去赏梅,没有个正当由头才让老太太对此生出几分不满。
萧时善如今把理由摆了出来,老太太也没有计较什么,反而提出多带些人伺候,“庵堂那边到底不如府里舒适方便,该带的东西都带着,甭管住一日还是两日,用得着的东西不能少。”
“老祖宗说得是,我都记下了。”
萧时善点头应着,除了常嬷嬷,鲜少有长辈如此叮嘱她,她也听得格外认真。
齐妈妈笑道:“三少奶奶是有福之人,让慧光师太给调养调养身子,说不定来年老太太就能抱上曾孙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