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提刑官》的故事因为是秦门自己独立创作,篇幅比起之前抄袭的《少年包三天》来讲就短了很多,一个半月后,秦门讲完了整个故事,与此同时,许威也完成了他《少年提刑官》的主题曲——《提刑官》。
《提刑官》这首歌是一首出现在古代社会里的原创现代歌曲,虽然它诞生于古代社会、创作出它的人也是个在秦门眼中的古人,但整首歌的曲调和歌词,所有的审美则更迎合现代的审美。
许威对秦门带给他的流行音乐做了些许的改动,比起秦门在现代听到的那些音乐,《提刑官》的歌词会更加拗口一点,没有那么的直白。
《少年提刑官》的故事主线更多的是讲述当官者该是什么样的人,每一个单元故事就会讲一个官员应该要具备的品质,主角少年在破获种种案件的同时也从一个懵懂的刚刚当官的少年郎成长为一个国之栋梁,《提刑官》的歌词并没有直接提少年或者官员这样的词汇,他用了大量的比喻。
第一段歌词,讲少年的成长,以古代特有的一种花为比喻,第二段歌词,讲官员的品德,以这个时代神话故事里的一种鸟为比喻,通篇用“你如”
、“你为”
、“你像”
这样的词汇串联,比现代的歌词表意更加内敛,但意义也更加深刻。
而在曲调上,许威不可避免的还是添加了许多晋江小调的旋律在里面,秦门在第一次听完这个歌的时候私底下给这种音乐风格取了个名字——古典乡村音乐。
过年的那段时间,百废待兴的晋江终于涌入了大量返乡的百姓,秦门趁此机会带着许威一起跑到了人更多更杂的城里,他们找了个空旷的地方(后来秦门才知道那里以前是大家专门看砍头的菜市口),把所有道具摆好,配合着许威那首《提刑官》,又讲了一遍《少年提刑官》的故事。
许威的歌依旧不被接受,听到歌曲的百姓总各种皱眉,但小孩子很喜欢许威的歌,他们喜欢模仿许威唱歌的表情和动作,还直白地表达出自己对许威这种沙哑声音的喜爱,让许威高兴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还好他什么都没说)。
而表面上说着不接受这种歌的晋江百姓们,却一个个都像是被下了诅咒一样无师自通地会唱这首歌曲了。
“……其实这个歌儿吧,多听几遍还是挺好听的……”
一群人围坐在茶摊桌上,嗑瓜子喝晋江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