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仿佛之前听过秦关之的故事,紧接着感叹:“是啊,那么多离奇的杀人案件,可谓是闻所未闻啊!”
正说着,那身后德高望重的老人冷哼一声道:“尔等懂甚!
秦家曾有过在前朝当推官的先祖,这些案子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如今不过将其重新改编罢了,若非他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焉能将这些故事讲给你我听?”
一人震惊:“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不听岂不吃亏?唉哟那得赶快去抢个前面些的座位!”
这人一开口,其他人也像是被点醒了一样,原本还慢悠悠的队伍顷刻间便全都进了方氏菜馆,原本寂静的馆内传来喧嚣声。
站在门口犹豫的食客们早在听到那老者说“推官”
的时候就竖起耳朵仔仔细细地听了,对于秦关之之所以有满肚子的离奇案件故事是因为先祖中又推官一事,他们在肚子里转了三回,立刻深信不疑。
但凡家族都有所传承,比如做脂膏的人家,就会把做脂膏的方子一代代传下去,比如读过书的人家,就会把先祖做过笔记的书册流传后世,所以若是有户人家家中先祖是个推官,这位先祖将自己办理的有所耳闻的案件记录下来讲给后人听,以期后人继承他的断案本领……
这逻辑一点问题都没有!
听着可比秦家大郎是个杀人犯靠谱多了!
“怪不得秦小郎君知道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杀人手法,原来这些案子都是他先祖破的!”
一听秦家先祖曾当过推官,食客们连带着对秦关之的称呼都变了一变,原本还犹犹豫豫的神情立刻就变得狂热起来——
这可是传承之物啊!
就算不像是脂膏的方子那样能赚钱,也不像书册那样可以遗泽后人,但那也是一家从古到今传下来的东西!
听了说不定就能知道该如何审一个案子了!
“我就说不对劲,秦小郎君不过十几岁的瘦弱孩童,肩不能扛手不能挑,如何杀的了人?”
“就是,秦小郎君一看就不是能杀人的人!”
“……这菜馆里那么热闹,必定是秦小郎君开讲了吧?”
“……也不知包拯他们上京赶考走到哪里了?”
几人在门口叨叨了几句,忍不住就往方氏菜馆里伸脖子看,当他们看到前面四排已经坐满了人,就再也忍不住冲了进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