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要不你看这样,先办你表姐的纳妾礼,等过两日再办那顾家二姑娘的,总不能两个一起办,家里也忙不过来。”
宋氏惶惶道。
齐永宁看了她一眼,微微地叹了口气:“既然娘觉得这么好,那就这么办吧。”
.
齐家发生的事,顾玉汝并不知道。
薄春山既然动了心思想动用那批财宝,顾晨也是时候回明州了,本来他也该走了,耽误了不少日子,他还需要回去复命。
另一边薄春山说干就干,也没拖延,第二天就去了壮班挑人。
壮班是三班衙役中人数最多的,常备的就有一百多人,不过他们差事范围也是最广的,像看守城门、钱库、常平仓,以及巡逻、巡夜、防火、押送等等,这些又苦又累又没有油水的差事,几乎都是他们在干。
也因此壮班里的‘世传’是最少的,少量是从外面招募而来,多数都是服役的民壮。
既然是县太爷下命组建民兵团,壮班肯定是支持的,可挑来挑去,其实是空闲之身的几乎没几个人,都有各自的差事。
勉勉强强给薄春山凑了二十人,剩下的八十人只能从下面乡镇上招募征调。
告示贴出去,应征之人寥寥无几。
薄春山急了,只能带着人下乡去各乡各村征人。
他这些天就在忙这事,成天不见人影,顾玉汝自然闲了下来。
她很久没这么闲过了,打从有了那些记忆开始,先是替爹洗清冤屈,紧接着又是退亲、她的婚事,倭寇、纂风镇,中间还夹杂着去顾大伯家帮忙,齐永宁以及顾玉芳的一些事等等。
就感觉人一直在连轴转,如今终于能松一口。
人闲下来,不免能看到的就多。
她看见邱氏在给儿子做过冬棉衣,这才想起来自己竟然没给薄春山做过衣裳。
本来按理说,女子出嫁之前,除了要缝自己的嫁衣外,还要给未来的丈夫和婆婆做几身衣裳,还有鞋,以展示自己女工,可因为时间太赶,她就没做。
此时见婆婆不声不响在给薄春山做棉衣,她这个做妻子做儿媳的不免有些羞愧。
想了想,她从屋里翻了几匹布料出来,择了几个她觉得不错的颜色,拿给邱氏让她帮自己参谋。
“这玄青色不错,宝蓝也可以,这小子从小穿衣裳就费,一身衣裳也就穿一季,就破了不能穿了,我每年都要给他做不少衣裳不少鞋,不够他糟的。”
邱氏一边看着布料,一边对顾玉汝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