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回哪里,只要进了城市,就算知青回城了。”
王永禄摆手拒绝。
李英英据理力争:“我的户口还在生产队,只是去城市工作,领的还是咱们公社的工资和口粮,怎么能算回城呢?这顶多是长期出差吧?”
王永禄蹙着眉头没作声。
“何况在去年的全县三干会上,县领导还特别强调过,要给予插队三年以上的女知青政策倾斜,在社队集体企业中为女知青预留工作岗位。
我插队已经将近五年了,难道还不能被公社一视同仁?”
王永禄仍是沉吟着没说话。
县里的冯主任确实提过照顾女知青的要求。
但前提是,女知青需要插队三年以上,且已经在生产队结婚扎根儿了。
这位李副厂长可是未婚的。
而且这个政策倾斜也是倾斜给那些没有工作的女知青,你都已经当上副厂长了,就别碰瓷政策了吧。
不过,想到人家女同志已经来农村插队五年了,王永禄没忍心驳斥。
他收下了李英英带来的那份精心制作的简历,暂时没给准话,“李副厂长,你的事我们已经了解了,公社领导会认真考虑副厂长人选问题的,你先回去等通知吧。”
*
工业办这边前脚刚送走了一位知青李厂长,后脚又迎来了一位知青冯厂长。
公社从县制衣厂运回了三百多台织袜机以后,刚过完年就将织袜厂操办了起来。
正厂长是一位有创办手工社经验的老同志,副厂长就是这位王庄生产队的知青冯培芸。
她之前想要带着生产队里的几个女知青开旅馆,多次来公社跑批文无果后,借着县里关注女知青权益的这股东风,争取到了织袜厂的副厂长一职。
最近正在公社里招兵买马,忙得风生水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