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余柏林左右便是文武辅臣。
封蔚看着身边的余柏林,冷漠的脸上绽放出一个极其灿烂的笑容,他对着余柏林点点头,做口型道了一句“恭喜。”
对于封蔚在百官肃穆时还能做小动作,余柏林无奈之余,心中回忆也骤然被打断。
余柏林踏上丹陛,停下脚步道:“臣余柏林,叩谢圣恩。”
然后跪下叩拜。
状元已经确定授官,余柏林终于可以自称臣。
紧接着,后面名次者也依次宣告。
第二名榜眼为陈磊。
第三名探花为李湘陵。
一甲宣布完毕。
这一届一甲中,陈磊和李湘陵都刚过而立之年,余柏林更是未及弱冠,统统都是青年俊杰。
在历年科举中,都算比较少见的。
余柏林认识的人中,赵卿为二甲第五,卫玉楠为二甲三十六。
两位都位于二甲前列,发挥都是不错。
待宣读完毕之后,内侍宣一甲三人上前面圣。
这一流程,不是每一次金殿传胪都会有的。
只有皇帝比较给力,且对进士有兴趣时,才会让进士御前奏对。
这御前奏对的人数也并不一致。
有的皇帝只宣状元,有的不宣状元反而宣自己感兴趣之人,有的直接宣前十人,不一而足。
有御前奏对的机会,不止新科进师门羡慕,连大多数百官都是羡慕的。
就算有资格上朝,但上朝不代表有资格在皇帝面前说话,特别是这种奏对性质的说话。
若是答的好了,在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余柏林、陈磊、李潇三人依次走上丹陛。
当见到皇帝陛下那眼熟的和善笑容之后,余柏林心中安定了不少。
自己人,不用担心,放轻松点。
余柏林想。
封庭见到余柏林也很高兴。
他虽然早就决定点余柏林为状元,但余柏林为唯一全是圈的考生,显然没有他钦点,也是众望所归的状元。
他当日开口,的确是对众位重臣,特别是辅政大臣点明,这是朕的人,拉拢手段少来。
对自己人,封庭和封蔚两兄弟,都是惯常喜爱当托的。
封庭先问了李潇,再问了陈磊,最后才轮到状元郎余柏林。
其实除余柏林冠绝当代之外,其余九人才华都是相当的,封庭点名次,多看其他因素。
比如陈磊乃是陈曦的嫡孙,陈家现在除了陈曦为太子太师之外,其余人都还未调入朝中。
虽然封庭有心,但一个萝卜一个坑,调度官员也是要看时机的。
至少也要等到下一次外地官员评定之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