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虽然愁,但也想弯道超车,从海外破局,“姜王既然能派人从海外带来新粮种,我们又何必只守着姜国的农庄,等姜国的粮种?不如也派一支船队,出海寻找机会。
一来可以带回来新的粮种,二来可以探一探海外诸国的实力。”
“可咱们国内的水兵,都只在江河湖泊中训练,就算打渔的百姓,也不敢离海岸太远,何曾去过那苍茫大海。”
朝中重臣迟疑。
郑王不满的反问道:“总需要有人去探路的。
难道就任由姜王独霸海路吗?”
“确实不能任由姜王占尽先机。”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征集船只,多派几支船队出海,总有一个能回来的。”
郑王虽然想去海外探索,但也不盲目自信,自觉的拿大批的人去填这个坑。
右相提醒道:“臣看姜国的学报上,医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冬季的老人,航海之人……都应该常吃罐头,补充身体稀缺的东西,这样不会生病,我们出海的船队,是否也该安排上。”
“不用。
长宁郡的罐头如此贵重。
岂是船上的奴隶和普通兵卒可以享用的。”
郑王拒绝得果断。
郑国没有航海相关的知识储备,准备再久也是一样,所以郑王的命令一下,征集的船只就直接出海了。
郑王虽然承诺他们,只要能回来,等着他们的就是高官厚禄,但船上的奴隶和兵卒都知道,回来的机会渺茫。
郑王的这波操作传到姜国,一群人都忍不住吐槽,“郑王他还真是什么都学呀。”
“姜王能派人在海上行走,肯定有特殊的方法。
郑国只靠司南的话,我觉得不太行,大概率会在海上迷路。”
郑王的口碑本来就不好,如今他满目派船队下海,更是惹得众人批判。
但阴阳家的大佬范学,却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在海上辨认方向也不难的。
除了司南,我们也可以根据日月星辰作为参照物,来判断方向。”
“这怎么说?”
范学也不藏私,就在论台这边说起了他新研究出来的观星术。
论台本就是各家大佬展现实力,给自家私学打广告的地方,范学肆意的在台上倾吐着自家的学问,听得底下的人晕头转脑。
不止是范学的那一套观星术,阴阳家大部分的学问,都必须要精通数学才能听懂,那复杂程度,不是只学了基础数学课本的人能听懂的,这已经是更高端的数学领域了。
听完范学的诉说,一群人仿佛听了个寂寞,忍不住质疑道:“你说的这套方法,到底行不行呀?我怎么觉得不太实用呢?”
“行呀!
怎么不行!
我把这套方法告诉我的师兄弟之后,我的两个师弟,都已经乘船出发了!”
范学骄傲的说道。
“他们这就出海了?为何?难道就不怕海上的风浪吗?而且就两个人……”
范学解释道:“我师弟他们准备一路西行,不改变方向,看是否最终能回到中原。
用事实证明,咱们这片土地就是一个球形。”
这不单单是为了好奇而探索,而是为了自己坚持的学术理论,身体力行的去证明。
在座的很多人都是有自己坚持的,闻言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只是关心道:“他们用的是什么船,船上备了什么食物。
准备得够不够充分?”
“小船全是我们从王上的造船作坊里买的,除此之外,我们还从作坊里买了一套净化水质装备。
粮食没有准备太多,但准备了渔具,到时候可以在海里钓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