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懵了半响,很快领悟到夫君的意思,这是要她背锅? 她同时还扫了周围一圈,看见庄士严心里一突,两眼一转,瞬间恍然,这是事败了。
只是不忠不孝不义很严重,若纪宗贤背严实,恐怕这爵位也坐不稳了,曹氏虽然不聪明,但关系到这等大事却反应极快,她万分不甘,却有不得不把事揽在身上。
曹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扯出帕子捂着脸放声大哭,&ldo;夫君啊!妾身这是迫不得已啊,家计艰难,妾身想着侄女手头松动,才想着借用些许,毕竟这府里,是大家的啊!&rdo; 她虽被迫认下,先仍努力卸下责任,纪宗贤闻言心中一松,他便喝道:&ldo;即便家里不易,你要借用,可与侄女商量一番,侄女通情达理,必会同意,你怎可如此?&rdo; …… 这对夫妻唱念做打一番,指天发誓不再有此念,方勉强把这事糊弄过去了。
虽大家心里未必不明白,但这回纪宗贤表现还是可以的,他迅速将锅甩出去,将此事从身上撕撸开,最起码大面上如此。
庄士严也没真打算弄掉纪宗贤爵位,毕竟纪婉青还未出嫁,这靖北侯府嫡长女的名头,还是很重要的,他见好就收,哼了一声,转身面向老侯爷,拱手,&ldo;往后之事,便要劳烦老族长主持公道了。
&rdo; 老侯爷正色应了,&ldo;庄山长放心,此乃老夫本分。
&rdo; 这事众目睽睽中发生,很快,便传遍京城。
纪婉青午膳前接到舅舅传话,说诸事已妥当,下午,便收到各种版本的消息。
这些版本大同小异,主题都是靖北侯府夫人出身不显,眼界窄人贪婪,居然贪图失怙侄女手上钱银产业,怂恿婆母谋夺,侄女亲舅知悉大怒,一状告到纪氏族长老国丈面前,求主持公道。
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曹氏贪婪刻薄不说,何太夫人是人老糊涂了,而靖北侯纪宗贤,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毕竟群众眼光是雪亮的。
唯一的正面人物,就是太子妃纪婉青了,纪大姑娘守孝前名声就很好,此次明理孝顺,以祖母身体为先,很得人赞赏。
纪婉青一一看过消息,满意点头,结果比她预料中还好,舅舅果然战斗力强悍,人也精明。
上面的人所知必然更详细,她与府里因争产大闹一场,成功拉开距离,这样非常好。
当夜,整个靖北侯府,恐怕只有纪婉青一人酣然入梦,睡得香甜,次日,她依旧准时起身。
&ldo;姑娘&rdo;,梨花喜孜孜进门,后面跟了一群捧着热水巾子等物的丫鬟,她绞了细棉巾子,伺候主子净面,&ldo;听说延寿堂那两处地方,昨夜换了一批瓷器呢。
&rdo;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纪婉青在延寿堂与二叔二婶院里放有人,虽不是心腹,但风吹草动都是知道的。
这不,消息一早便到了,何嬷嬷梨花等人走路都带风,面上掩饰不住喜意。
纪婉青漱口净面后,闭目仰脸,让梨花麻利给她均上一层香膏子,待妥当后,她方睁眼微微一笑,&ldo;你放心,热闹的还在后头呢。
&rdo; 果然,没过多久,热闹便上门了。
老临江候是一个说话算话,且办事极其认真的人,既然答应了庄士严,便将这事放在心上。
纪宗贤被他呵斥一番,已打消念头还不算完,昨日下午他翻过了一部分账册,又探问过此事详细情形后,今日一大早,就命人套了车,出门往靖北侯府而来。
老侯爷一进门,便直奔延寿堂,他这把年纪,也不需顾忌男女大防了。
何太夫人正躺在里屋榻上哼哼,一副被气倒在床的模样,他到了明堂,也不多说,直接吩咐让人出来。
老侯爷的原话是:&ldo;就算快要病死了,也得抬出来。
&rdo; 一族之长的权利面子,远比想象中大太多,更被提府里如今拥护纪皇后,何太夫人无法,只得一脸菜色被丫鬟搀扶出来。
她其实没病,也就是昨天气狠了没睡好,所以看着脸色差些。
老侯爷人老精明,一眼看穿,他怒上加怒,劈头盖脸痛斥何太夫人一番,一点面子不给留。
&ldo;何氏,你真是心瞎眼瞎,你知道太子妃是何意?你知道皇家是何意?&rdo;老侯爷想起方才进门时,向引路管事询问纪婉青时,对方一脸自然,并无增添半点敬畏,不禁捶足顿胸,愈发恼怒。
由仆见主,可见这靖北侯府上下,接了赐婚圣旨也就是接了而已,并没及时将纪婉青与皇家挂上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