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这年纪,锐气是寻常,若是暮气,倒让人惋惜了。
不过,也需学得循序渐进。
&rdo;孟脩祎修长的指尖一点书案上那纸策论,立即便有宦官上前双手拿起,送到暮笙的面前,暮笙接过,翻开一看,仍是原样,未添一笔,未删一字。
&ldo;观政一月,之后,将你所写举措加以完善,再呈上来。
&rdo;孟脩祎道,&ldo;朕不要纸上谈兵,更不要天马行空,朕要切切实实能付诸实践的。
&rdo;平和从容的语气说到最后半句,添了严肃与威压,令人备受压力。
暮笙庄重伏地稽首,万分郑重恳切:&ldo;臣遵旨。
&rdo;孟脩祎满意微笑,幽深的目光柔和了一些,稍稍后仰便靠在明黄的软垫上,慢慢道:&ldo;起来吧。
&rdo;到此,正事便说完了。
暮笙依言直起身,双手交叠置于膝上,重新跪坐。
她刚坐正,抬头望去,就见陛下饶有兴味地看着她,那目光仿佛能洞悉一切,让她刚觉醒的那点心动无处遁形。
暮笙不免觉得有一丝不自在,但她幼承庭训,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况且,纵使真喜欢了陛下,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她便抬起头来任由皇帝打量。
孟脩祎不禁轻笑,她总觉得这女子与那个人很像,此刻便更像了。
那个人,也是这样,分明是柔弱不堪的小姑娘,却总挺直脊梁,一丝一毫都不肯让步,固执顽强得让她心动怜惜,恨不得永永远远地将她困在身边,哪里都不许她去。
孟脩祎唇边的笑意渐渐收敛,懒懒地说道:&ldo;好了,记着今日所言,莫要让朕失望。
你退下吧。
&rdo;事都说完了,似乎也的确没有再留下去的理由。
暮笙见她眉宇之间皆是倦怠的疲态,心中满是心疼,便不再多停留,利落地倾身告退。
希望趁此时无人觐见,能让陛下歇上一时半刻。
☆、献给皇帝的那篇策论上,写的不是其他,正是先帝想做而没做成的&ldo;盐铁茶酒&rdo;官营。
圣上即位至今,方宫之南,暮笙步行过去,走了约莫两柱香的功夫方到。
吏部缺了一位学士与参政,参政便由她补上,学士则提了另一名参政填补,于是又缺了一名参政。
那位新升任的学士姓蒙,是一年过而立的青壮男子,着紫服,束玉带,冠皂纱幞头,容色平和,微带笑意,很是可亲。
自五品连越四级直接做了居正三品的学士,此人不止有真才实学,更是简在帝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