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大家都等着李英英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呢,看看她能把工厂办成什么样!
李英英这几天走路都是脚下生风的,匆匆忙忙跑来大瓦房给正阳食品酿造厂打了电话,便趁着谈工作的机会,扭头找上了宋恂。
“宋主任,加工厂的厂房已经选好了,就在距离咱们大瓦房不远的一个旧仓库。
那里从前是生产队堆放农具的地方,如今农具已经就近转移去打谷场那边了,这个仓库就空了下来。”
“面积和通风情况怎么样?”
宋恂拖过一把椅子,让她坐下说。
“我刚给正阳厂打电话问了他们生产线的长度,那个仓库绝对能放得下。”
李英英笑,“那仓库四处撒气漏风的,通风肯定没问题!”
“通风好和撒气漏风是两回事。
如果厂房有破损的地方,你尽快找人修补一下。
咱们是做食品加工的,要保证安全和卫生,必须杜绝蛇虫鼠蚁出现在厂房中。”
李英英收了玩笑,认真地做起了记录。
她上辈子的第一任丈夫就是搞食品加工起家的。
不过不是做海味品的,而是做各种小孩爱吃的小零食。
泡泡糖,棒棒糖,无花果,以及各种膨化食品……
那会儿市里小学校门口支的零食摊子上,有一半的垃圾食品都是她家那个食品加工作坊生产的。
他们虽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创业的,占了一定的政策优势,但是这种食品加工厂的创办流程都差不多。
小作坊为了节省开支,都是一个人顶好几个人用的。
她既要负责财务税务,又要兼管人事,工厂初创期的那点事,她心里都有数。
所以她用心准备,反复斟酌的这份策划书,虽说没让宋恂多么惊为天人拍案叫绝,但也替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副厂长的职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