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洵见他手里还抓着手套,猜想应该是刚检查完尸体。
立马道:“翁专家,尸体你看过了?”
“江队长,您嘴角上扬的弧度太大,小心长出鱼尾纹。”
翁达晞讽刺道。
江洵噎了下,不过他本来就视脸皮为浮云,一点不甚在意道:“我这不是见着您高兴吗,终于把您给盼来了。”
翁达晞看了他一眼,把手套扔进垃圾箱,洗干净手后才开始说话。
“从死亡时间来算,我离开半小时,她受到了凶手的伏击。
整个过程非常快速,从凶手的作案手法来看,应该已经不是第一次杀人,下刀之干脆,手法之利落。”
江洵问:“不知您有没有注意到尸体的怪异?她的两条手臂不见了。”
翁达晞双手插进口袋,低沉的嗓音毫无波澜:“拿走被害人的手臂,这是他杀人后的一种标记行为,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连环杀手身上的可能性占百分之九十九。”
江洵和苏源邑同时惊诧,“什么?连环杀手?”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您从两条缺失的手臂上,就能断定是连环杀手,有什么依据吗?”
“我们都知道连环杀人案都逃脱不了三要素,犯罪手法的同质化,犯罪标记特征和被害人的选择。
她的手臂,应该是最先被砍下来的部位。
从行刑到流血致死,被害人经历了一相对缓慢的过程。
从犯罪行为角度分析,没有性侵害,只在尸体上表现出了盘剥和愤怒。
在杀死被害人后又抹去了房间里他存在过的痕迹,短时间内找好了逃跑路线,这说明他的计划非常周全,行动非常谨慎,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
事情已经远远比他们想的要严重许多,这说明凶手很有可能会继续作案。
江洵的性子比较急,他想什么就问什么了:“翁专家,那他什么时候会再杀人?”
翁达晞冷笑了声:“那就要看他的变态潜伏期是多久了,一个人的反社会人格都会经历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转变会出现在青春期的可能性最大。
而如何判断他的杀人冷却期,就需要我们去找答案了。”
“可是凶手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有指向性的证据,我们无法准确安排下一步的侦查计划。”
江洵把案情的核心都说了出来,显然是非常信任对方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