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着,拍马向前,飞奔而去。
崔子更回过神来,好笑地摇了摇头,追了上去。
黔中道统领十五州,同剑南毗邻,此处地形复杂不说,同剑南一般,山中亦是多少数民族,朝中历来在这些地方用羁縻制度,以夷治夷,那些山民自领州县,自成一军,名义上是受州府管辖的。
在那黔中官道一处歇脚的茶铺里,一个拿着折扇的老书生,初冬摇着折扇,顶着脖子上的鸡皮疙瘩,侃侃而谈,“虽然都是节度使,诸侯王。
但人与人之间,犹如天差地别。”
“那剑南道是边疆,驻军数量,本就比旁的道要多上三分,再加上顾使公就是本地人,战功赫赫,自是一呼百应。”
“做英雄的”
,老书生说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那得能屈能伸。
顾使公娶山民为妻,方有顾明睿请来山民做援军。
可是黔中不同……”
“黔中黄使公的发妻,乃是天子身边,最得宠的大太监曹桑的亲姐姐;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六年前,天下封曹桑为内枢密使,同年黄使公便做了这黔中节度使……”
“可使不得,可使不得!”
那茶棚的东家听着,提着一个水壶,额头上冒着汗珠子冲了出来,“莫要讲了,莫要讲了!
讲不得讲不得……”
那东家说着,四下里看了看,压低了声音道,“你们从外地来的,怕是不晓得。
这黔中出了大事,乱了套了,哪里还有什么黄使公,如今都是王使公了……”
摇着扇子的老书生一愣,他将扇子一收,好奇的问道,“怎么回事?那使公公子黄澄,不还领着大军前去攻打剑南,现在都尚未回来么?怎么他走上一遭,他老子爹竟是改姓换祖宗了?”
“先生,莫皮”
,崔子更将长剑放在了桌面上,冷冷地说道。
晏先生嘿嘿一笑,又摇起扇子来。
坐在他对面的段怡瞧着,无语的挪远了一些,这大冬天扇出来的凉风,真是让人起鸡皮疙瘩。
“老丈,啷个回事?我们刚刚入黔中,过来的时候,路过一村庄,瞧着都是门户紧闭的,正想问发生了么事?”
那茶棚的老丈,听着段怡熟悉西南口音,神色缓和了几分。
先前这一群人个个带刀,人多得他烧茶都烧不赢,这老先生更是咬文嚼字说着官话,看着就是一堆大麻烦,果不其然,竟是说起当官的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