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价也比经济鱼类的价格高五成,如果能人工养殖对虾,走出口的路子,亏不了!
众人:“……”
海带还没养呢,咋又跑出来一个对虾?
贾红梅更是无语。
他们公司的财务状况她最清楚了,建工厂的钱还没筹齐呢,哪有余钱支持人家搞项目?
听他这财大气粗的口气,不像支公司的主任,反倒像是省渔总公司的主任……
项小羽虽然很喜欢听宋恂指点江山啦,但这会儿也不得不提醒:“宋主任,你清醒一点!”
“我挺清醒的。”
宋恂条理清楚地解释,“研究所一直在研究人工养殖对虾的项目,早晚是要像养殖海带一样上马的。
而贝类,尤其是兰贝和贻贝中的水彩短齿蛤是对虾的主要饵料。
如果藻类和贻贝混养的试验成功,不但可以给养殖场增添一项收入,还可以满足对虾养殖的饵料需求。”
“目前,整个团结公社,除了咱们瑶水,只有金海大队有实力给他们提供这种便利。
但是如果咱们不说,金海未必能想到这个。
再加上瑶水已经通电的这一优势,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咱们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贾红梅忍不住道:“其实,咱们也没啥实力。
账面上哪有钱给人家建对虾养殖场?那是得花大价钱的!”
“现在没有,但过个一两年,等咱们缓过这口气就有了。”
宋恂笑道,“一个项目是需要反复试验的,快的几个月,慢的两三年都有可能。
咱们先用这个方案把海带养殖场争取过来,其他的以后再说也成。”
贾支书那迂腐的老毛病又犯了,嘟囔道:“你这样不是将海带养殖场争取过来,这是骗来的呀!”
宋恂没吭声,反正主意他已经出了,用不用由队里决定吧。
渔业公司的几个船老大早就跟他反映过情况了,如今出海一趟,捕捞的对虾已经没有过去多了,个头也小了不少,一等品和特等品更是罕见。
以前的对虾个头大,雌虾一斤六七个,能卖一块多。
如今已经不行了,一斤十多个,顶多卖个七八毛。
所以,对虾养殖的事,或早或晚肯定是要提上日程的。
如果队里能进行海带和贝类的混养,对于他们以后的对虾养殖也是有益的,最起码饵料够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