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呢,沈夫人听讲对儿子有些溺爱。
所以大郎二郎读书都不大用功,倒是三郎,听讲极是上进。”
杜九娘把英华的话记在心里,回去和母亲说了半夜悄悄话,到赏荷会那日,她便穿的极是朴素,头上只簪两把茉莉花梳。
便是杜夫人,也把她那套金闪闪明晃晃黄哄哄的出门行头弃了,梳了个牛屎头,穿了件新酱绸背子,在人堆里还略显寒酸。
树娘清雅靓妆不必说,沈夫人极是爱她,恨不能搂着树娘不放手,当不得树娘才坐下便咳,吃几口便说头晕,走几步就喘。
到底闹的沈夫人把视线转到旁人身上。
清儿本来就生的娇美,着意妆扮之后,端的是光彩照人。
萧家虽然没甚家教,到底送她上过女学,喊人吃饭的礼节她会,她又存了十二万分的小心,人家问一句她就答一句,决不多说一句话,拿定主意非礼勿动非礼勿言,也就甚像个样子,衬得树娘越发矫情了。
沈夫人看了又看,好像少了一个,她老人家急着娶儿媳妇的心太过急切,就忘了小姑娘们都是骄傲的,当着树娘和清小姐的面就问柳五姨:“还有一位王家二娘子,可曾来?”
100、相亲记(下)
柳五姨看了看年纪都比英华大的树娘和清儿,虽然京城人家女孩儿养到二十出头嫁人的尽有,然这两个一个没娘一个没爹,在婚姻上本就难些个,她到底不能当着这俩孩子面说你家摆的相亲宴,英华订过亲的人不必来之类的话,因笑道:“英华昨儿就有些伤风,正吃药呢,郎中说要发汗,所以不曾让她来。”
沈夫人这二年实是有些急了,满杭州城打听合适的女孩儿,恰好前几日有个姻亲才从京城回到杭州,那位夫人因提起柳家女眷都在杭州,在沈夫人面前把王家二娘子好一顿夸赞,说这位小姐生的好,管家又极能干,性子又十分爽朗,便是不论王家的门第和柳家的背景,也是极该娶回家的好儿妇。
说的沈夫人极是动心,使人去打听柳家,居然王家二娘子也在杭州!
其实她想相看的就是英华,树娘和清儿杜九娘纯是捎带。
下了帖子去请,不曾想该来的不来,捎带的全来了。
王家二娘子不来,沈夫人面上的惋惜大家都看出来了。
树娘此时晓得人家想相看的是英华,心里确实有些做酸。
她原来听讲是侍郎家还有些意动,然打听过消息,晓得沈夫人是为长子相看,一来长媳责任重,要管家要照应底下弟妹,在她看来都是又俗气又辛苦的事,二来她是存心要嫁读书种子的,沈家大郎据说还是童生,既没有诗名又没有文名。
所以还没有看见沈家大郎,她就没什么兴趣了。
清儿显然是极力在争取这个机会,沈家是她树娘不要的,人家还满心想相看英华,就显清儿今日做作可笑,树娘不由的冲清儿一笑。
清小姐实是没听出来什么,因树娘对着她笑了一笑,她也回之一笑,就低头去理衣袖,姿态婉转美好,休说沈夫人看了觉得清小姐是个美人,便是柳五姨都在心里叹息:清儿若是把动不动寻死觅活的习惯藏起来,就这样安安静静实是招人疼爱。
虽说大家心里都清楚是相亲宴,然沈柳两家到底交情不深,沈家设宴自然还要请几家和两家都熟识或是沾亲带故的女眷。
既然请了女眷,人家的儿郎也都要请几个和沈家子弟同耍。
沈家指的名头是赏荷会,待客人到齐,沈夫人就请大家移步荷池边闲坐。
既然到了荷池边,姑娘们可以秀的才艺就多了,相识相熟的女孩儿三五成群聚在一处,或是临池照影赏花,或是扶柳吟咏,处处皆可入画。
还有几位走贤良淑德路线的小姐,面上带着恬静微笑,跟着母亲嫂嫂在妇人群中闲话,伺候长辈茶水极是殷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