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照顾人的本事或许不行,但是贾瑚的安全却有了保障了。
贾瑚要去考秀才了,贾珠虽然有了国子监的名额不用去考,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但是贾珠还是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贾瑚跟贾珠两人相差不过一岁,小时候可以说两人是一起长大的,曾经荣国府里只有他们两个的时候,他们也曾是一对关系亲密的好兄弟。
但是最后的结果——他们终究不能成为“亲兄弟”
。
而在王氏的事情发生之后,两人没有不死不休,就已经算是难得了。
贾珠做在自己的书房里,想着前几天离开的贾瑚,心里有些乱。
而这个时候,周姨娘来到了贾珠的书房,贾珠听到外面人的通报,立刻让周姨娘进来了。
周姨娘将自己手里的一个木匣子放到了贾珠的书桌上,打开之后,将里面的一个砚台拿出来,交给了贾珠。
“老爷将先太太的嫁妆交给了奴婢打理,奴婢亲自带人将里面的东西整理了一边,发现了这个砚台。
便自作主张的给哥儿送来了,哥儿现在正是读书的要紧时候,奴婢想着这个砚台这么有名,哥儿定然是喜欢的。
若是哥儿看着这个砚台能欢喜些,也是这个砚台的福分。”
王家虽然不是书香世家,但是当年王氏嫁给贾政的时候,却也是听说了贾政“读书种子”
的名号,所以在王氏的嫁妆里塞了不少的笔墨纸砚。
之后王氏嫁过来没多久,就发现了贾政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的废物,所以那些东西也就没有送给贾政。
而贾政——王氏都死了这么久了,说实话他也忘记了王氏的嫁妆里都有什么东西。
之前贾史氏将王氏的嫁妆交给了贾政之后,贾政为了表现自己读书人的风骨,想要表现出自己不爱钱财的清高,就将王氏的嫁妆交给了周姨娘搭理。
在贾政看来,周姨娘对贾珠和贾元春这么好,定然会为两个孩子守好嫁妆。
同时周姨娘又是自己的妾室,自己就算是有什么需要的——想来周姨娘也会为自己准备好的,那么贾政又何须自己去处理那些事情,万一给自己惹了一身骚可怎么办?
贾珠看到周姨娘拿出来的端砚,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对这个砚台也很是喜欢。
“这里还有一匣子珠宝,奴婢看颜色都是很鲜亮的那种,想来是当年太太给姐儿准备的。
姐儿现在也大了,早就开始带钗环了,这些宝石正好可以给姐儿打些首饰,日后出门交际的时候,带出去也能让人看看咱们姐儿姿容出色,在家里是得宠的,这样日后说亲,也会容易很多。”
贾珠看着周姨娘准备的东西,心里有些感动。
“这些年,我们兄妹多亏了姨娘记挂着,不然——这府里还不知道有没有我们兄妹的位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