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桓奋力挣扎,但无奈他们人多势众,他几乎被打晕过去。
临虚阁的人都跑出来,被这一幕吓得不得动弹。
领头的见差不多了,才道:“行了,别打残了。
陛下没说要他的命。”
一天之内,萧家父子都被捉住。
京中一片恐慌,人人自危。
李谕这三天几乎没合眼。
他要一个一个约谈,该恐吓的恐吓,该利诱的利诱,该安抚的安抚。
一有空闲他就去看萧从简。
实在没有空闲睡觉。
萧从简虽然生气,但作息比皇帝还规律许多。
他一日三餐都吃,虽然吃得不多,但多少都吃些。
其余时候就在书房看书,或在院子中散步。
天黑了就躺在床上,并不要蜡烛。
李谕有时候过去,整个宫殿就这么一片黑暗。
他站在这黑暗中,能听得出萧从简并没有睡着。
到这天为止,三天过去了,事情引起的萧从简没想到皇帝竟然就这么睡着了。
幸好床够大,他从皇帝脚那头绕下去,去隔壁的榻上坐下,又把汪将军的信看了一遍。
皇帝仍在熟睡,对他毫无防备。
他拿个烛台过去就能解决皇帝。
萧从简看了眼眼前的几架烛台,似乎都颇称手。
但他不能就这么走过去敲死这棒槌皇帝。
朝局已经再经不起一丝动荡了。
之前三年死了两个皇帝,大家已经够担惊受怕了;五年内死三个皇帝,这绝对不行,真应了乌南人的谣言,民间会恐慌,一遇上天灾,立刻生变。
李谕一死,只能是冯家的阿九上位,可冯家时刻都可以用弑君来攻击他。
阿九才六岁,还未成年,十分幼小,万一夭折了怎么办?当初他没坚持要霈霈过继也有这个考量。
即便阿九能平安长大,到成年至少还有十年时间,主少国疑,朝局不会平静。
若他真杀了李谕,另扶幼主,这兜了一大圈子都是为了什么,还不如当初就逼迫孝宗给霈霈过继个孩子……萧从简心中自嘲。
皇帝如今这样,不管好赖,总归是要自己做皇帝了。
一个成年皇帝,且有自己的主意。
是他教得好啊!
“丞相信看完了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帝醒了,躺在床上问。
萧从简懒得纠正他“丞相”
的口误了,反问他:“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汪将军。
要召他回大盛吗?”
汪凌为人忠勇,心思缜密。
萧从简留他坐镇乌南,十分放心。
但若皇帝召回汪凌。
乌南那边军心浮动,压不住乌南,那又是一大损失。
皇帝沉默片刻,说:“为什么要召汪将军回来?就因为他是你提拔上来的?”
萧从简这时候竟然要揣摩起皇帝的意思。
然后他立刻明白了——皇帝也不愿意乌南出乱子。
汪凌是个可用之人,这近两年来一直在乌南,不论是能力还是对乌南的熟悉,汪凌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留汪凌在乌南,皇帝又怕自己鞭长莫及,汪凌手中握有一万多大盛精兵,驻在乌南国都,他怕汪凌生出反心,就是第二个杨氏。
现在他被皇帝关押的消息应该还没到乌南。
不过至多再过十天,汪凌就会有确切的消息了。
到时候汪凌会作何反应,不论是皇帝还是萧从简,都无法预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