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美仪小说网>残雪原文 > 第206章(第2页)

第206章(第2页)

K决心要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哪怕这种决心是下意识的),即,将生活变成表演。

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内心矛盾的逼迫,因为他再不豁出去当艺术家,他这一生就等于没活。

所以成熟的K,自觉地选择了这种险恶的生活方式--用严酷的自审(直至判死刑)来促使生命力不断爆发。

K的精神生活因而比朦胧的《美国》中卡尔的生活更为可怕:处处都是陷阱,无论人如何挣扎都是死路一条,人觉得自己失去了活的理由而又还在活。

在这个故事中,艺术家通过表演把自己逼上死路,那种忠于艺术的决绝贯穿于故事的始终。

写在最后的《城堡》则是艺术境界的大彻大悟。

主角K经过了长途跋涉之后,终于又回到了艺术的故乡,但此故乡已非彼故乡,城堡比俄克拉荷马剧院已大大地升华了一个层次,而表演者K,也已成了个非常老练的演员。

城堡中的K,已经明白了在艺术的境界里人是找不到活的理由的,惟一的理由便是体内那抑制不住的冲动。

所以K,为了让山坡上那近乎虚无的透明的城堡寓言活在自己的心中,只能不断地冲动,在冲动中刷新关于城堡的体验,让克拉姆老爷那纯粹的意志通过他K的精彩表演得到实现,从而在精神上与城堡联为一体--而其实,那城堡本来就是K自身的一分为二。

再看博尔赫斯,几乎他的所有的故事,谈论的都是同一件事--艺术的形式感,也就是精神的形式。

的确,离开了形式,艺术还能是什么呢?与普遍流行的将艺术庸俗化的潮流相对抗,博尔赫斯用各种各样的故事来展示艺术本身那变幻无穷、美不胜收的形式,以此来讲述他的艺术理想。

《心狠手辣的解放者莫雷尔》叙述了原始创造力与最高理性达成一致的壮观场面;《汤姆•卡斯特罗……》叙述了艺术发展的规律;《皇家典仪师小介之助》讲述的是艺术生存的意境;《巴别图书馆》讲述的是艺术境界的探索;《曲径分岔的花园》讲述的是迷宫连环套般的艺术求生;《布洛迪的报告》则提供了来自艺术故乡的传真报道……所有这些,无一例外地执著于那同一个主题,但又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惊奇,只因为那件事具有可以无限变化的形式(无限分岔的时间)。

先行者已经逝去了,在那黑暗的王国里,还有人在继续他们那绝望的事业吗?还有人企图重现不朽的时间吗?这问题是属于活着的人的。

我深信,心灵一朝被照亮,整个人生都将被改变。

勇敢的先行者已经用他们那种英雄主义的生,向我们指明了超越死亡之路,而我们在阅读时发自心底的共鸣,也在应和着他们呼吸的节拍。

读书笔记(二)第219节《巴别图书馆》--读博尔赫斯小说

走进博尔赫斯的《巴别图书馆》就是走进心灵的世界。

在这个幽冥的世界里,人站着睡觉,因为警戒和焦虑而永远得不到休息,一面镜子则以有限的形式忠实地重复着整个世界的无限性。

作为真理探索者的图书馆员,在寻求规律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同图书馆本身相符合的认识论(那是怎样一个不堪回首的过程啊,要继续探索下去又是何等的更加阴沉可怕啊),这种认识论正是针对着人的本质来的。

比如说,人只有奋起创造(做梦),才能达到无限(在梦中一切光亮的表面都能反照);人的坟墓是无底的空气,尸体在无休止的坠落中融化;图书馆的空间以天衣无缝的秩序排列着,没有穷尽,但人仍然要为无法把握心灵的变化而痛苦和绝望;图书馆里的书本以自身的无限性永远抵制着人的有限的操作,所有的书都是神秘的,是被动的阅读无法进入的,它们就像施了魔法似的冷冷地拒绝着人的理解。

人和书之间的这种矛盾来自认识论本身的矛盾,即,人无论如何样努力也只能获得有限的知识。

于是想要跨越鸿沟弄懂那些书,人必须借助梦(写作)。

那么人究竟应当如何从整体上看待巴别图书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

叙述了这个令我无限苦闷的故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站地址:https://www.meiyi1688.com
m
.
m
.
最新小说:玛丽苏文学鼻祖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百度想要发财买三六打一生肖金嫡教授想要发财找三六是指什么生肖和前男友哥哥协议恋爱了TXT想要发财找三六打一正确生肖随军养崽样样行茵栀+关注邪王带回家萌妃么么哒笔趣阁邪王爆宠萌妃邪王溺宠萌妃惹不起废柴重生之第一妖仙晋江邪王萌宠妃腹黑萌宝一加一被怪物觊觎的美人npc甜画舫
m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