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语秋最喜欢这句,通常会获得大量信息,满目期许道,“好啊。”
迟林:“京师的大户人家有两位公子,嫡出的大公子不善谋略,老爷就有意让庶出的二公子继承家业。
这大公子不乐意了,想了个法子削弱二公子的势力。”
盛语秋眼睛一亮,“你就是二公子?”
迟林忍了笑意,“我就是二公子……身边的书童。”
故事还没说完,盛语秋捧着脸,极尽可能做出捧场之态,“原来是被殃及的池鱼。
你家老爷不给你做主吗?”
迟林:“要成为二公子的左膀右臂,这点风浪自然要能受得住。”
盛语秋皱了皱眉,一介书童尚且志存高远,看来自己也应该有所规划。
迟林:“我这次来万宁村,就是老爷的意思。”
盛语秋:“我就说那村长,就那陈有中,他怎么可能认得你。
如果我们认真解释……”
迟林:“他没说错。
我就是尉迟林。”
盛语秋:“你不是迟林吗?”
迟林:“尉迟是赐姓,我不喜欢。”
盛语秋:“……”
够任性,不喜欢就把第一个字削了?
迟林:“几百年前,此地原是一片富硕之地,因为盛产瓷土,故名千瓷镇。
多年前这里还有一座全国最大的官窑,可是人人皆为利往,官窑成了渔利的工具,最终一场叛乱也是由此地揭竿。
相传千瓷镇能揭竿而起,是因为叛军囤积了大量黄金,多到足够买下百个瑄州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