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现在都有人找上门来了,估计某些人也是急眼了,再不说很有可能出事啊。
“讲。”
郑西宁用眼神示意她赶紧的。
还推测呢,这推测八成就是事实的真相!
“具体时间我不太清楚,应该是在十年以前了,我父母给我带回来了一大堆来自于扶桑的礼物,据说是委托方送的,我不确定这是工作刚开始还是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生的事情,要知道当时我也只是个小姑娘,真是想不到那么多的事情。”
明襄无奈的笑了笑说。
郑西宁表示了解。
一个正在青春期的小女孩儿,接到了父母的礼物,只会开心,而不会深入的思考着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这是正常人的反应。
“后来他们回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大部分都耗在研究所里面了,刚开始我不知道他们在研发的东西是什么,只是以为是普通的生物制剂。
但是有一次我父亲在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一个名字,”
明襄顿了顿,“他说的那个药品名字就是布洛芬的,之后又提了几个其他止痛药品的名字,跟电话那边的人在讨论药效的对比问题。
所以我推测他们在研究的东西应该是止痛药品。”
明襄的眼神有些幽深。
止痛类药品是一种很容易踩过界的东西,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让人上瘾的药物,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向来都是小心再小心的,毕竟一种止痛剂变成了管制药品的话,那之前花费的巨额研究费用就白搭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一种新药的诞生通常都是伴随着以亿为单位计算的美元的,非大型制药厂想要干这种事情根本就没那个底气。
“但是按照常理来说,这种药品的研制应该是发生在药物研究企业中的,一个扶桑的委托人千里迢迢的跑到我们国家的生物研究所研制这种东西本来就令人感觉很奇怪,而且有时候我还能在他们的通话中听到一些兴奋剂的名字。”
说到这里,明襄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向了郑西宁,她相信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
这个来自扶桑的委托人的资金大概是不怎么干净的,而且还有些背景,所以他们不能在扶桑国内进行研究,而是要借壳生蛋,将这笔钱转一圈儿,甚至就连研究药品也很可能也只是个幌子而已,只要到时候制造出来一种仿制药品就能借着这个名头把钱给洗干净,从而达到目的。
但问题在于明襄的父母,这两个人跟他们的女儿完全不一样,明祈跟江盈辀都是那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待在研究所里面几个月不出门都无所谓的类型。
这种人搞研究那是一搞一个准,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国际上面都很有名气,但是要轮到搞什么阴谋诡计的,那就真的是弱鸡中的弱鸡,要不是靠着老爹跟兄长们的名头镇着,早被人吞的骨头都不剩了!
这么样的两个人,让他们研究一种药品,真的会敷衍了事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