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脑子里有些乱,总想着再想法子见到楚侯府的嫡长姑娘,脑海里却又不断地回响着方才杨红花那娇脆的声音,心跳不由得跟着加速。
“姑娘家日后少作诗词,砚台我收下了,只是莫再做出格的事儿。”
楚昭听完杨红花一长串的介绍之后,只轻轻地说下了一句,早有侍候在一旁的小厮上前,拿起那方古砚,放在多宝阁里。
杨红花见这么好的砚台都无法换来楚昭一个温和的笑容,反而是无情的呵斥,不由得在心底腹议他不懂风情。
她心里藏着事儿,也就不再多做纠缠,行礼过后就退了出来。
回到了风逸阁,她就连忙让人打探这位骆睦,听了丫鬟不停地夸赞他学问好,教琪哥儿的先生都对骆睦刮目相看。
杨红花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眉头一挑轻声打断了丫鬟的话问道:“他的家世如何?”
那丫头正说到“文曲星下凡”
,被她这么一问,不由得微微一愣。
几乎下意识地摇着头道:“骆少爷家世浅薄,整个乡里就考上他这么一个秀才,家里还有一位老母和妹妹”
丫头还待说些什么,已经被杨红花挥手制止了。
她的眉头紧紧蹙起,再好的学问,若无身后的家世撑腰,很难在朝堂立足。
杨氏的死,让她清醒地意识到做正妻的重要,以她现在的身份,世家大族很难进门。
好容易看上的骆睦,听了他的家世之后,她也慢慢熄了心思。
她杨红花天生就是要过好日子,如果让她回到艰苦的岁月,她宁愿不要。
虽然骆睦和杨红花都注意到彼此,但是由于其中的不如意,使他二人都未进一步行动。
相反,宁乐斋里依然会偶尔飘来东西,有时候是一张废掉的字,有时候是一幅画,总之能体现那个带“睦”
字人才情的东西几乎都来齐了。
宁乐斋内,楚惜宁听着青莲的禀报,嘴角渐渐露出几抹嘲讽的冷笑。
“真是越来越长本事了,真当楚侯府的后院都出水性杨花的女子么?圣贤之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整日弄这些歪门邪道!”
楚惜宁越说越气愤,脸上透出几抹潮红,眼睛轻轻眯起。
为了不让人怀疑,后来落进宁乐斋的东西,楚惜宁只挑了一部分送去风逸阁,并不是很频繁。
只是因为涉及了这两个她最讨厌的人,导致楚惜宁有些急躁了,她皱紧了眉头,暗想着如何下一剂强心剂,才能让红花乖乖就范。
好容易熬到了八月十五,皇上大摆筵席,三品以上的大员都要携带内眷进宫。
原本楚惜宁渐渐大了,薛茹也不想带她来,不料这回楚惜宁偏要见见楚昭仪,便也撒娇跟着来了。
因为带着楚惜宁,薛茹便拉着她的手马不停蹄地先去了漪澜殿,似乎生怕自己的宝贝姑娘被人瞧见了一般。
“这宴席人多,若是冲撞了,我定不饶你!”
薛茹边走边轻声警告她。
楚惜宁被她半拖着往前走,听着她声声的叮咛,不由得微红了眼眶。
前世的时候,若是有娘亲的耳提面命,或许她就不会顺了骆睦的意,留下那些不堪的回忆。
“娘,你放心啦!
我省得。”
楚惜宁连忙应承下来。
薛茹还在不放心地说着,或许是因为三年前萧芸定亲的事儿闹得,薛茹对楚惜宁的亲事是慎之又慎。
媒婆说得再天花乱坠的条件,往往到她那里就被驳回。
有时候楚昭也会劝几句:“宁儿年岁也不小了,你不要说亲的没说完你就推人家出门,统共就这么几户人家,你也先选选才是!”
每到这个时候,薛茹就会尖声反驳:“我们宁儿不能受一丁点儿委屈,我就要她嫁过去也享福!”
对于她某些时候的无理取闹,楚昭也是一笑而过。
其实连薛茹自己心里都清楚,嫁过去的姑娘哪有享福,头三年都是受罪的。
她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到了楚惜宁这里,她就是舍不得。
所以宁愿耗着,也没有急着说亲。
楚惜宁不知道薛茹的想法,她心里正盘算着另一件事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